【AI第一股要来了?旷视科技拟赴港IPO 阿里蚂蚁共持股近30%】8月25日,旷视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预计融资超85亿港币。公开财报显示,旷视科技连续2年营收超300%增长,有望成为AI第一股。(21世纪经济报道)
人工智能行业有望迎来第一家上市公司。
8月25日,旷视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预计融资超85亿港币。公开财报显示,旷视科技连续2年营收超300%增长,有望成为AI第一股。
不过,旷视科技的业务范围,要比人脸识别广泛得多。以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为支撑,公司成功地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商业化落地,广泛应用于个人设备大脑、城市大脑和供应链大脑三大物联网垂直领域。
目前,该公司已经和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,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,包括阿里巴巴、蚂蚁金服、联想、中国移动和凯德置地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旷视科技的三位创始人印奇、唐文斌、杨沐,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,在业界享有“姚班”盛誉,由姚期智院士(唯一一位华人图灵奖获得者)创办,旨在招募并培养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人才。
同股不同权
招股书批露:
旷视科技在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营收分别为6780万元、3.132亿元、14.26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358.8%。
2019年上半年,旷视营收为9.49亿元,同比增长210.3%,经调整净利润为3270万元。
在此之前,它因为蚂蚁金服大幅推广的刷脸支付而备受业界关注。据报道,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拟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,上市交易的承销商为高盛、摩根大通、花旗。若挂牌成功,将成为继小米、美团之后,第三个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登陆港股的企业。对于具体进展,旷视科技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并未透露更多。
一直以来,旷视科技与云从科技、商汤科技、依图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。今年5月,旷视科技宣布完成D轮第二阶段股权融资,其D 轮总融资额达约 7.5 亿美元。参与D轮融资的机构包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(BOCGI)、阿布扎比投资局 (ADIA) 旗下全资子公司、麦格理集团以及工银资管(全球)有限公司。资本的青睐缘由,来自于巨大的市场需求,以及对于人工智能前景的看好。
不过,比它成立更晚的商汤科技,在融资道路上更加凶猛。2017年7月11日,商汤科技宣布完成4.1亿美元B轮融资。2018年4月,商汤科技通过阿里巴巴和其他投资者融资6亿美元,估值超过30亿美元。随后的5月31日,商汤科技又宣布完成C+轮6.2亿美元融资,联合领投方包括厚朴投资、银湖投资、老虎基金、富达国际等,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、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、上海自贸区基金、全明星投资基金等跟投,高通创投、保利资本、世茂集团等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。
截至2018年5月,商汤科技总融资额超过26亿美元,在软银中国投资10亿美元后,商汤科技估值已经跃升至60亿美元。不过,根据港交所最新修订的《上市规则》规定,“同股不同权”拟上市公司上市时,最低预期市值需要达到400亿港元,约合50亿美元。
阿里系占股近三成
旷视科技在上市路上抢跑,早已做足准备。